
0898-08980898
正在采购中秋食材的消费者李女士笑着说。货架上,用朴素油纸包裹的黄庄月饼与旁边精装礼盒月饼形成鲜明对比,却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挑选。
线下的热卖场景已无需多言,而线上数据更直观地展现了它的“出圈”实力。在国民级短视频平台抖音上,相关线亿次;电商平台数据同样亮眼,黄庄月饼相关产品的线亿元,带货直播场次更是同比翻倍。
究竟什么是黄庄月饼?为何能在掀起消费热潮?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糖果》采访了在石家庄藁城区经营黄庄月饼门店的王先生和李先生(化名)。
“黄庄月饼不是单一品牌,而是我们石家庄市藁城区黄庄村生产的月饼统称。”王先生介绍到,黄庄村做月饼的历史能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口碑积累,做月饼的村民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几乎家家户户做月饼的产业规模,黄庄村也因此被称为“月饼村”。
如今的黄庄村,已有几十家月饼生产作坊及企业,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每到中秋前一个月,我们村的月饼一条街就开始热闹起来,外地来拉货的货车都要排成长队,消费者排队买月饼的现象都是常态。”
李先生笑着说,他今年又结合年轻人的口味新研发了流心月饼,“我们的月饼有专门的生产间,要经过一道道严格工序才能完美成型,新研发的流心月饼正是在这样制作下才有了口感极其浓郁又酥香的效果。”
黄庄月饼的走红,不仅得益于严格的制作工序和手工技艺相结合,实在的用料和价格更是核心的竞争力。
“我们做月饼不搞花架子,用料、工艺都对得起消费者。”王先生讲到。黄庄村地处华北平原,土壤肥沃,村民用当地种植的小麦磨成面粉做饼皮,搭配自家养殖的鸡蛋,口感更筋道;馅料方面,五仁月饼用的是新疆核桃、河北花生、东北芝麻等优质坚果,颗粒饱满,不掺碎渣;红豆、绿豆等馅料则是村民自己熬煮的,不添加过多糖分和防腐剂,吃起来有自然的豆香。
目前市面上的黄庄月饼,大多采用简单的油纸包装,没有华丽的礼盒,也没有品牌溢价,极大节省成本,讲究实惠。“主打性价比,自己吃划算,送亲戚朋友也不丢面儿。”王先生表示,不少消费者一次买十几包,既有自己吃的,也有用来送礼的。
多家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月饼销售额同比下滑约45%-55%。以监测机构“马上赢”为例,2025年中秋前夕(8月14日-9月13日)月饼销售额同比降45.17%,礼盒销量降49.04%。
京东超市发布的《京东月饼品类2025年趋势洞察报告》指出,54%的用户已将月饼从“中秋专属食品”重新定义为“日常零食”。当月饼不再局限于中秋节点消费,而是成为全年可购买的普通糕点,以往“节前抢购、节后滞销”的季节属性自然淡化,拉低了中秋档期的整体销量。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大多数消费者认为传统月饼高糖、高油的特点不符合现代健康标准,对传统月饼的接受度逐渐降低。与之相对的是,健康属性突出的月饼需求显著增长,控油减糖、黑米奇亚籽等健康月饼需求激增。数据显示,盒马今年低糖月饼更加丰富,环比增长超过40%。
自新《月饼质量通则》实施后,明确对月饼价格、包装等进行约束,500元以上的高价礼盒基本退出市场,这一调整直接影响了企业订单量。
此外,高价、天价月饼引发的消费者情绪也加速了市场的遇冷。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直言:“75克的月饼卖15元一个,折算下来100块钱一斤,100块一斤的月饼到底是什么做的?”
这种对高价月饼的质疑与不满情绪逐渐蔓延,让更多消费者对溢价严重的月饼产品产生抵触,但也为黄庄月饼这类平价、实在的产品创造了商机。
蛋黄酥、各式坚果、零食、牛奶、酸奶、水果,甚至熟食、预制菜等更具生活气息的产品正在抢占月饼原本该稳居的“C位”,成为中秋节日消费市场上的“翘楚”。
“市场的需求就在那里,不会消失。月饼的消费走低,其实是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了。”一位从事糕点食品销售多年的经销商告诉《中国糖果》,中秋节日消费的核心是“团圆、分享”,只要能满足这一需求的产品,都能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蛋黄酥、坚果、桃酥、绿豆糕等传统中式点心近年的销量都不错。”
《中国糖果》调查发现,轩妈蛋黄酥礼盒目前排在天猫淘宝官方“中秋礼盒热卖榜”前列。
轩妈蛋黄酥由于是短保点心,设置自有工厂,当天下单、当天生产、当天发货,保证消费者新鲜口感。“爱与关怀”更是根植于轩妈品牌深处的DNA,不仅承载着美味与幸福的口感,更传递亲情、友情等深厚的情感关怀。正如轩妈代言人刘涛所讲:“给家人吃的,认准短保、选择轩妈。”
除此以外,巧克力也试图加入中秋这一节日促销点。以费列罗中秋礼盒为例,该品牌以张九龄《望月怀远》为灵感,诠释“圆月升沧海 所愿皆圆满”的意境,还创意地录制了糖纸折纸教程,提升消费者互动体验,有望成为中秋礼品市场的“网红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